从血管到血管,从上海到香港,CAR-T细胞药物这场跨越千里的武力升级之旅,是沪港两地企业、医疗机构、政府多职能部门为肿瘤患者架起的生命桥梁。
3月14日,一架从上海而来的航班平稳落地香港,负责“护送”奕凯达®“出海”的复星凯瑞海关事务与国际供应链高级主管郑岳却丝毫没有感到轻松。“由于出境清关和运输环节对时效要求特别严格,所以更要对每个操作节点反复打磨,做到零差错。”当天抵达香港的郑岳向记者说道。据悉,随他一同抵达香港的奕凯达®预计将于3月20日完成患者回输,回输到患者体内后的CAR-T细胞将与肿瘤细胞展开激烈“厮杀”。
细胞治疗药品原材料来自患者自身,是“从血管到血管”的活的药物,对运输过程的时效和温度有着严苛的要求。作为特殊物品,其进出境一直是困扰许多致力于“出海”的细胞治疗企业的难题。
3月14日,复星凯瑞奕凯达®首例香港淋巴瘤患者CAR-T药品成功发货出港,而后完成全国首例淋巴瘤患者的CAR-T细胞治疗药品跨境运输和使用,标志着国内CAR-T药物首次成功“出海”。这也是上海市生物医药特殊物品进出境联合监管机制建立以来取得的重大实践成果,意味着国内首创、由上海先行先试的该机制已经落地并形成闭环,细胞治疗药品“出海”路径打通。
“这是沪港两地的一场爱心接力。” 复星凯瑞准入与公共事务高级总监曹天睿感叹道。据他介绍,细胞治疗药品不仅在大陆的出入境有很多的要求,在境外段包括香港卫生署在内的多个部门对先进的细胞治疗产业也有法规的要求。因此,细胞治疗“出海”需要境内外很多部门协调管理。
而就此次首例细胞治疗药品“出海”的意义而言,曹天睿认为,一方面,这让在香港的淋巴瘤患者多了一项接受个性化治疗的选择。原先患者要接受CAR-T细胞治疗,血样需要运输到欧美,不仅路途遥远,而且需要排期,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等待。如今细胞治疗“出海"路径打通后,由于大陆距离香港相对来说比较近,可以节省很多时间,让患者尽快得到CAR-T细胞治疗;另一方面,上海在细胞治疗“出海”机制上的畅通,也为未来细胞和基因治疗的“出海”探索了一条路径,为未来沪港两地在生物医药方面的合作打下基础。
记者了解到,CAR-T自体细胞治疗首先需要采集患者血液,再经过分离、激活T细胞、扩增培养等,然后经过质检放行后,将基因修饰过的T细胞制剂回输至患者体内。CAR-T治疗境外(香港)患者的过程中,含有患者血液的细胞样品进入大陆的机会只有一次,且必须短时间内送到工厂进行特殊的加工。经过特殊的加工出厂后,再送到香港的接收医院,供患者接受回输治疗。整个流程既有进口,又有出口,而企业进出口货物的申报主体是含有患者细胞的样本,属于“敏感货”。
生物医药特殊物品的监管涉及上海市科委、海关、药监、卫健、发改、商务、环保、交通等多个部门,每个部门对于细胞治疗药品的认知以及监管诉求又各不相同。为了跑通整个链条,细胞治疗企业与上海市相关部委共同协调了多个部门,前后进行多轮协商沟通,整个过程耗时近两年半的时间。
复星凯瑞从2022年就开始进行港澳业务拓展的团队搭建,当时细胞治疗药品港澳出境在监管层面仍然存在一些限制要求。
2021年,上海市已经由商务委牵头出台并试点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制度。在此制度支撑下,一些生物医药研发企业实现了研发用生物制品的进口。而随着产品进入商业化阶段,企业出现了对用于商业用途的特殊物品进出境的需求。商业化用途的特殊物品要如何实现顺畅高效地进出口以满足产品本身严苛的时限和温控条件?“生物医药特殊物品进出境联合监管机制”为企业提供了一条探索的路径。
2022年3月,上海海关、上海市科委在全国首创“生物医药特殊物品进出境联合监管机制”,复星凯瑞在2023年1月成功入选首批联合监管机制试点单位。在2024年5月成功获得白细胞单采物进境和奕凯达®出境联合监管机制综合评估意见。2024年6月,在浦东综合改革试点的框架下,上海海关又帮助企业制定了“CAR-T细胞商业化产品进境加工复出境监管工作机制”。
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复星凯瑞积极与各监管部门保持沟通,不断打磨完善方案,进行了多轮模拟演练。据郑岳介绍,与真实的情况相比,演练涉及的条件要更加恶劣,复星凯瑞在供应链端对极端情况进行了模拟,确保可以覆盖实际运行情况,同时建立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情况。
“此前细胞治疗药品生产、运输需要的严苛条件与既有的常规监管操作之间存在不相适配的环节。”复星凯瑞供应链总监黄非繁表示。例如,白细胞单采物从病人体内采集完成后,需要在2-8摄氏度环境下在72小时内进入生产制备环节。这是产品工艺的要求,是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从医院采集结束到复星凯瑞仓库验收,中间经过香港的物流和出境、飞机空运、抵沪后境内的理货、转关、报关、查验、道路运输、特殊物品后续监管……所有这些环节只留给企业48小时的时间,这对企业供应链团队、海关、境内外的合作方以及航空公司之间快速高效的衔接提出了不小的挑战。“所有环节衔接必须快速、高效,保证白细胞单采物的温度不会产生很大的波动,其质量和安全不会受到影响。”
此外,自体免疫细胞治疗药品必须是来源于患者自身的白细胞单采物,从而产出仅供患者自体使用的CAR-T细胞治疗药品。为了防范风险,企业对运输的要求还包括必须保证追溯链条的完整性,一旦封箱就不能再次打开。为此,作为联合监管机制首批试点单位,复星凯瑞可借助这个平台与海关相关部门进行紧密的联系,建立起同时满足风险管控要求和产品自身需求的操作模式,并通过演练加以确认和固化。
郑岳介绍,在和“联合监管机制”的反复沟通协调下,上海海关帮助企业制定了“CAR-T细胞治疗产品进境加工复出境工作机制”。对企业的进出境方案中每个涉及海关操作的环节都进行了协调沟通,打通不同关区的职能,达到高效协作。
采用药品监管部门批准的工艺制备完成的CAR-T细胞治疗药品,其出境环节也建立在复星凯瑞与航空公司多维度的沟通与共同探索的基础上,特别是与东航物流及其思加特工作室进行了相关的工作协调。
“CAR-T药品的出境要经过三道关。”黄非繁介绍,第一道关是属地海关的报检及可能随机触发的属地查检,第二道关是航空公司的安检,第三道关是向口岸海关报关后可能随机触发的口岸查验。“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诉求是细胞治疗药品不能破坏追溯链、不能经过X光照射,不能承受长时间的颠簸和倾覆。这些超越常规的操作,能够被理解、被批复以及最终被落实在实际现场的操作中,需要和航空公司的各相关部门进行非常多的沟通和工作协调。没有东航物流对于该项目的重视和付出是做不到的。”
此外,奕凯达®成功“出海”过程中还得到了浦东新区科经委、新区商务委、新区市场局以及张江科学城建管办等部门的大力支持。通过跨部门协作,突破政策制度瓶颈,为特殊物品进出境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作为最早获得国家药监局认证的CAR-T细胞治疗生产基地,我们拥有严格的标准和质量控制,以及充足的产能。我们希望继续扎根浦东、深耕上海,为更多海内外患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我们也将加快创新产品的研发上市,让上海浦东生产的CAR-T细胞治疗药品惠及全球更多患者。”复星凯瑞首席执行官陈星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