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慈国际药业

RNAi疗法获批后的新格局

时间:2025.03.31 字号
近日(3月20日),FDA已经批准了Alnylam Pharmaceuticals的RNAi疗法Amvuttra(vutrisiran),这次是用于治疗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心肌病(ATTR-CM)。

这是Amvuttra继2022年6月获批治疗遗传性转甲状腺素蛋白介导的淀粉样变性多发性神经病(hATTR-PN)后的第二项适应症。
此次批准标志着ATTR-CM治疗领域首次引入RNA干扰(RNAi)技术,并与现有的两种转甲状腺素蛋白(TTR)稳定剂——辉瑞(Pfizer)的tafamidis(Vyndaqel/Vyndamax)和BridgeBio的Attruby(acoramidis)——形成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
获批差了近3年?
相比而言,ATTR-CM的适应症开发要比PN更为艰难。
hATTR-PN以周围神经病变为主,患者主体是年轻人,可通过神经功能评分(如mNIS+7)在较短时间内评估疗效。尤其是支持PN获批的III期临床HELIOS-A,仅需9个月即显示显著改善,达到了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能支持快速审批。
而相比而言,ATTR-CM适应症的开发就困难多了,在ATTR-CM中,由于肝脏产生有缺陷的TTR蛋白。这些畸形的蛋白质团块随后在心脏的主泵腔中积聚,导致心肌病,使心脏更难将血液泵入身体,涉及心脏需要考虑的就多了。
需评估对生存率的影响(如全因死亡率、心血管事件复发),此类终点需长期随访(CM的III期临床HELIOS-B试验长达42个月)以验证疗效。例如,Amvuttra需证明降低36%全因死亡率,这对试验设计和数据收集时间要求更高。
更关键的是,CM的患者平均年龄76.5岁,合并症多(如心力衰竭),试验入组和随访难度大。
临床设计上,HELIOS-B试验允许患者同时使用TTR稳定剂(如辉瑞的tafamidis),tafamidis自2019年获批以来就是该领域的长期霸主,在市场地位举足轻重,Amvuttra想要获批,还需验证Amvuttra的独立疗效及联合治疗的额外获益,增加了数据分析复杂度。
竞争态势越发激烈
为了加速批准,Alnylam特别使用了一张优先审查凭证,将原本标准10个月评估期缩短4个月。从中不难看出,ATTR-CM的竞争格局正在呈现出白热化态势,而时间就是金钱。
预计到2030年,ATTR-CM市场将达112亿美元,目前约80%患者未被确诊,增长空间显著。而与此同时竞争对手也不会放过这一市场。
Amvuttra的优势在于给药便利性,机制。
辉瑞的tafamidis(Vyndaqel/Vyndamax)和BridgeBio的Attruby(acoramidis)在机制上都是TTR稳定剂,通过稳定TTR蛋白的四聚体结构,减少错误折叠蛋白在心脏中的沉积。
而Amvuttra则直接靶向沉默TTR基因的mRNA,从源头上减少TTR蛋白的生成,阻断淀粉样纤维的形成。
这种机制上的优势,转化为临床数据就是更优秀的全因死亡率获益。在HELIOS-B试验中,Amvuttra相比安慰剂显著降低全因死亡风险和心血管事件复发率,而Attruby在III期ATTRibute-CM试验中未能达到这一次要终点。
而从给药便捷性来看,Amvuttra每年仅需4次皮下注射,而Attruby需每日口服两次,辉瑞的tafamidis为每日一次。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期待Amvuttra在随后的商业化竞争中出现后来者居上的情况。
对于Amvuttra来说,更值得担忧的可能是后来的竞争者。
阿斯利康/Ionis的RNA沉默剂Wainua未来可能是强劲对手,目前正进行III期CARDIO-TTRansform试验评估其对ATTR-CM的疗效,预计2026年4月完成。
Intellia的基因编辑疗法nex-z则可能更具有给药便捷性优势,作为一次性疗法,2024年11月公布的I期数据显示,单次给药后12个月内ATTR-CM患者血清TTR水平平均降低90%,且效果“快速、深度、持久”。
参考来源:
https://investors.alnylam.com/press-release?id=28831
https://www.biospace.com/drug-development/alynlams-amvuttra-approved-as-first-rnai-silencer-for-rare-type-of-cardiomyopathy